喜迎党代会 • 实现新跨越⑤ | 这五年,文化荣校凝心聚魂,以文化人润物无声
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坚持“文化荣校”战略,进德修业,与时偕行,坚持主旋律,弘扬高格调,紧紧围绕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不断完善文化工作格局,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校园文化载体,守正创新,加强精品文化培育选树和文化品牌打造,以文化人、凝心聚魂,浙财故事愈发动人,浙财形象日益凸显,浙财声音愈加响亮,浙财精神和文化内涵更加深入人心,为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文化支撑。
坚持立德树人 熔铸校园文化之魂
在学涯湖畔,师生常常围桌而坐共商共谋校园大小事。“相约星期四—书记校长走进学生”活动,不只是一场简单的座谈,更是文化校园新景观,带给我们思政教育新气象。在一次次近距离交流中,校领导们用自身经历和知识储备感染学生,分享为人治学的道理,学生既可聆听他们的教育理念,又能当面请教人生规划难题,从而进一步激发与祖国、与学校发展同向同行的动力,促进自我成长成才。
加强价值引领,深化内涵建设,让核心价值成为引领发展、凝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学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继承和发扬以“进德修业 与时偕行”校训精神为核心的浙财文化,注重典型示范和实践养成,依托重大事件激发爱国情怀,围绕改革开放 40 年、新中国成立 70 年、马克思诞辰 200 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围绕教育报国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引领广大党员师生守初心、担使命。始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入大学文化建设当中,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不忘初心跟党走 青春建功新时代”“青春与信仰对话”“弘扬五四爱国精神”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先后开展“十佳青年”“优秀志愿者”“十佳社团”“优秀团支部”评选等“青年榜样”选树活动,获全国“示范团支部”、“全国百强大学生创业社团”等荣誉称号。运用多种教育形式、载体和平台,充分挖掘校内外丰富资源,邀请杰出校友、企业家、时代楷模、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创新能手“进校园、上讲台、当导师”。积极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打造“教学突出贡献奖”师德教育品牌,营造坚守“四个相统一”、当好“四个引路人”、争做“四有”好老师文化风尚,涌现出“史上最安静的课堂、三十年如一日板书不缀”等等优秀教师教育典型。
丰富育人内涵 彰显浙财文化精神
五年来,有一种精神传承弘扬。“风雨兼程,几经沧桑,蚕种场的泥泞,钱江畔的巨浪,醉墨风华,妙笔文章,坚定执着,心中珍藏。”每逢学校重要庆典活动,齐唱由我校师生创作制作的校歌《随你去远航》已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伴随着激昂旋律一次次响起的,是积淀于每一位浙财人心中的“使命”意识。
学校坚持以校史资源、符号文化、文化活动等为载体,使“进德修业 与时偕行”的校训成为师生员工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准则,为师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和精神动力。
在传承历史文脉基础上,完善以校训精神为核心的浙财文化标识体系。总结提炼出“明德笃学 经邦济世 崇实创新 勇立潮头”的浙财精神。健全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对全校楼名、路名进行命名,完成校歌创作制作,梳理浙财办学历史,开通网上校史馆,构筑全体浙财人的共同精神家园,筑牢信念信仰的思想根基。加强楼宇文化建设,打造富于专业特色和文化传承特点的“一院一品”文化建设品牌,建设“文化走廊”“文化墙”“文化园地”等,充分展示历史沿革、办学成果、文化特征,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怀、爱校情愫、爱院情结。
浓郁育人氛围 融汇浙财文化能量
五年来,有一脉文化丰盈你我。积极完善师生参与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扩大文化建设的辐射面,形成了“人化文化”和“文化化人”的互动循环。加强公共艺术教育,高标准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研究生博文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鼓励各类校园优秀文化作品和产品的创作与推广,打造了《前行》《畲水情》《浙东大儒》《青春不负》等一批获得国家级奖项的文化作品。获得全国、全省大学生艺术作品 78 项,连续五年获得优秀组织奖。2020 年获得省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 9 项,获奖数量在省属高校位于前列。积极促进文化建设项目的培育与打造,《勤育财经弄潮儿》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大力支持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组织全校教职工大合唱、教职工趣味运动,“书香校园”“写副春联带回家”被评为全省教职工文化品牌,“我和我的祖国”获得全省教职工快闪活动一等奖,激发了师生爱校荣校热情,增强归属感和荣誉感。
加强文明校园建设,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文脉延续、时代气息浓郁的校园优秀文化。践行绿色文明和节俭生活方式,开展“光盘行动”“幸福菜园”“网络空间清朗起来”等主题教育活动,使文化建设成为全体浙财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生动实践。稳步推进感恩文化建设,诚信文化,持续开展“一元钱”工程基金主题活动。
强化传播体系 坚定浙财文化自信
五年来,有一种声音唱响自信。讲好浙财故事,传播浙财声音,坚定浙财自信。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内聚人心、外塑形象,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弘扬正能量,通过主动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载体与形式,共同打造内外宣传新格局,为建设高水平财经大学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舆论支持。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社、人民网等国家级媒体报道 500 余篇,省级媒体报道 3000 余篇,形成以官网、官微为主体,微博号、强国号为两翼的新媒体工作格局。学校官微拥有近 9 万粉丝,清博指数最高位列全国高校第 5 位。微博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榜全国前 10 名,并入选“全国高校全媒体优秀案例”,办学成果入选“中国高等教育 40 年成就精品展”。2020 年学校视频作品荣获全国高校影视比赛一等奖 6 项,稳居全国第二。以生动活泼、成风化人的宣传基调,以凝心聚力、讲好浙财故事的思路构建“大宣传”格局,全面展示学校形象,全面传播浙财发展成就,多层次多视角呈现美丽浙财、实力浙财、文化浙财的立体形象。
建设特色景观 打造浙财文化名片
五年来,有一种景观陶醉你我。漫步校园,在学校东北侧有一条总面积为1.1公顷的校友路。整条路以学校办学历史为脉络,七迁校址为线索,复建了文一街校门、文华路校门,通过花木、石刻、灯光、历史建筑的有效衔接,让人直观感受到建校初创、逐渐成长、稳固发展的办学印记,是一条可以任意穿梭于时光中探寻学校历史文脉,共叙校友情谊,展望美好未来的文化景观之路。像这样体现着浙财人文化脉络和价值取向的文化风景俯仰可闻、逐年增多。
优化文化平台建设。相继建成并完善全球唯一并得到诺贝尔基金会第一家授权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文献馆、全国唯一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文献馆、全国高校唯一的外交官进校园展馆,以“三馆”文化为主线,以校史馆为依托,加强国情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和学校奋斗史宣传教育。建成体育文化展馆、中国书画院、普华大剧院附属文化中心、雅乐艺术传承基地等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建设了一批特色性强、示范性强、吸引力强的“项目+平台”的“文化众创空间”。同时把握好入学季、毕业季、校庆季等重要时段和节点,做好各类爱校荣校氛围营造雕塑,通过精致内容和丰富形式,不断提升学术、科技、艺术、体育和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合作交流等文化活动的品位与质量。
创新活动品牌 提升文化育人实效
五年来,有一种风尚激励你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探索建设具有浙财特色的文化育人品牌。推进外交官进校园、读百本书等特色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建设校园清廉文化、法治文化、获得省级省普资助项目 1 项、省十大普法影响力事件提名奖 2 次、省法制宣传教育优秀项目 1 个、省普法六优项目 1 项、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浙江赛区一等奖 5 个、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铜奖 1 项,2020 年普法队伍升级为省普法直属队伍,获得副省长授旗表彰。
五年来共组建千支队伍,近万名学生以各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推出“百名学子寻访系列”“知行浙江”“大学生文艺下乡”“深度文化之旅”“家燕归巢”等重点专项活动,“推普脱贫攻坚”实践服务团入围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专项活动,“百名学子寻访”活动四年 637 人次深入浙江各地实地调研,获得 131.4 万字调研材料,出版《水·望》《乡·望》《企·望》《智·望》书籍,获得省领导回信赞扬。强化志愿服务价值引领,圆满完成世界互联网大会、G20 峰会志愿服务工作。
重视体育的交流功能,成功承办全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等高水平赛事,竞技性体育屡获佳绩,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近五年来,取得全国比赛前八名达 300 余项,省级比赛前八名 446 项。2017 年我校以排名浙江省属高校第一位的成绩,首次获得代表全国学生运动会最高荣誉的“校长杯”。2020 年学校田径队在浙江省第五届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获得团体、男团、女团均总分第一的历史性突破。在由《人民体育》和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共同推出的“2017 中国高校体育竞赛榜”中位列全国第53位。
最美的风景是人,而最值得回味的是文化,人心需要滋养,而文化需要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为人类生生不息、继往开来提供了重要滋养”,文化育人,向上向美,力行力新,面对新时代,我们将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再立昂扬斗志,再展务实作风,以优异成绩迎接学校第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 往期推荐•点击阅读 ☜
喜迎党代会 • 实现新跨越④︱这五年,科研强校新风起,奖项累累结硕果
喜迎党代会 • 实现新跨越③| 这五年,人才兴校聚合力,英才汇聚筑未来
喜迎党代会 • 先锋力量③ | 敬业爱生,寓教于人,这位老师用实践诠释知行合一
来源 | 融媒体中心
编辑 | 陈晨 蔡林汝
责编 | 俞榕